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期間,風電和光伏發電量要實現翻倍,其中,風電新增裝機要達到300GW,預計到2025年累計裝機規模達581GW。截至2022年10月,風電累計裝機348GW,離目標還有67%的差距,而且這還僅是國內的量,沒有計入來自海外市場的增量需求。在2020年,因為補貼政策,國內陸上風電上演搶裝潮,隨后2021年海上風電也上演了搶裝潮,這兩波的高景氣,也帶動了風電設備、風電樹脂、固化劑等全產業鏈企業業績的大幅增長。但到了2022年,行業急速轉入下行周期,宏觀經濟壓力疊加很多產品供應鏈節點出現問題,導致風電產品零部件的齊套率不足,進而導致行業開工安裝不及預期。
據機構統計,2022年1-10月國內風機招標量為91.72GW,同比增長90.09%。其中陸上風機招標量為68.10GW,同比增長47.82%;海上風機招標量為23.62GW.市場預計年內有望突破100GW大關,規模很可能會超預期。一般而言,風電裝機是年內與次年3:7的比例執行,按上述的規模,再疊加2023年的增量,實際新增裝機有不小概率超過70GW,甚至超過2020年的高點記錄。
2022年5月,歐盟公布了“REPowerEU”行動計劃,將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標上調至45%,同時計劃2030 年風電累計裝機480GW。同時,越南、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對風電建設的規劃也在加速推進,裝機需求開始增加。
而風電光伏行業作為中國的主場,無論產能還是度電成本,一直都站在全球第一梯隊。隨著海外地區不斷增加的規劃,對我國的風光電產品需求量肯定也是更加巨大。另一個方面的變化,來自風電產品制造成本端的下降。風電機組最大的用材成本在于塔筒、葉片、齒輪箱、輪轂以及變流器、發電機等關鍵部件,主要原材料涉及鋼鐵、銅材、環氧樹脂等材料,今年這些材料價格相比前兩年相對偏低,尤其用量最大的鋼鐵材料。這為降成本帶來不小的貢獻。雖然在產品銷售端的售價也出現了一些下滑,但隨著未來放量交付,規模利潤貢獻就會很好體現出來了。
風電還有一個更多大的亮點:海上風電在超預期涌現增量。國內方面,截至2022年10月份,我國各沿海省份發布的“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規劃并網規模近70GW,開工規模超90GW,實際落地速度超預期。國際方面,去年5月,丹麥、德國、比利時與荷蘭四國共同簽署文件,四國共同承諾,到2050年將四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增加10倍,從16GW提高至150GW,其中在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將達到65GW.同時,美國預計在2030年前新增至少30GW 海上風電,英國也將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目標從40GW調增到50GW。海上風電機組的爆發速度,遠比陸上風電來得要猛。預計2023年,海上風電的表現,或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 版權所有:安徽東遠新材料有限公司 皖ICP備2021001760號-1
建議使用 Chrome / Firefox 瀏覽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訪問本網站,管理員郵箱:ahdy@ahdyx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