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主辦,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等單位協辦的第九屆中國風電后市場交流合作大會在寧夏銀川隆重召開。
此次大會以“質量安全護航發展、創新服務提升價值”為主題,圍繞風電場風險控制與安全管理、風電運維技術與創新服務、風電場智慧運維與提質增效、風電場更新改造與退役回收等熱點問題,深入探討平價時代中國風電后市場存在的問題和完整解決方案。
會上,中國海裝工程技術公司總經理楊興立受邀參與高峰對話環節,與行業專家們圍繞“質量安全護航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楊興立認為,風電平價時代,新機型迭代速度和主機價格下降速度遠超預期,一些主機廠家和配套商把重點放在了如何降低成本上,而投入成本去不斷優化產品,提升產品質量的動力略顯不足,導致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為運維工作帶來了風險,也不利于風電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直以來,中國海裝始終把質量和安全作為企業發展的底線和生命線,秉承“金牌服務、全面維護”的服務理念,矢志為客戶提供風電全壽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
在全面維護上,中國海裝擁有風電運輸、吊裝、載荷、仿真、風資源、EPC、大部件更換維修、葉片技改等全方位服務能力,已建成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十大陸上運維中心和一個海上運維事業部,并獲得了“中國船級社海上及陸上五星級服務認證”“中國風電產業50強十佳優秀服務機構”等多項榮譽資質,可以為業主提供全方位后市場服務。
在智慧運營上,中國海裝以LIGA大數據平臺為基礎,開發了具有“智能分析、精準運維、長效監控” 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運營平臺,實現了風電全壽命周期實時監測和運維閉環管理。同時,定期對風場所有運行數據進行分析,精準評估每一臺風機健康狀態,并作出預防性維護,從而把大部分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避免了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安全管理上,中國海裝堅持定期巡檢、定期排查,及時發現、立即處理,確保機組穩定運行,并從企業安全文化、專業安全技能、安全操作規程、應急體系規劃、應急處理能力、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等多個維度開展安全培訓,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以人為本從源頭防范安全風險。
在質量保障上,中國海裝始終把“樹一臺風機、立一個標桿、建一座風場、成一個示范”的品牌理念貫徹到工程建設的每個階段,通過信息化手段記錄機組研發、采購、生產到風場安裝、調試、運維的全過程信息,對機組高頻故障情況、指標達成情況、故障預警情況等進行分析,在機組季節性維護、預防性維護等方面不斷探索突破,確保機組的高質量可靠運行。
在海上風電運維技術與創新服務論壇上,中國海裝以《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吊裝及調試效率提升技術探討》為題,從海上風電安裝技術背景、關鍵技術、主要成果、后市場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
自海上風電步入平價時代以來,風機價格持續走低,為海上風電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在此形勢下,不斷優化海上風電吊裝調試過程,解決海上風電可達性差、安裝調試難度大的問題,不斷提升吊裝調試效率,是海上風電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中國海裝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先后突破了基于復雜工況的吊裝建模技術、吊裝工具工裝的創新設計、單葉片吊具及配套工藝的優化設計、狀態驅動的調試過程優化管控技術、基于“黑啟動”的風場調試優化管控技術等,使吊裝效率提升了25%,調試效率提升了47%,為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
此外,在“第九屆中國風電后市場交流合作大會”論文征集和評優活動中,中國海裝《基于SCADA歷史數據的風機功率曲線分析和優化措施研究》從百余篇論文中脫穎而出,獲評優秀論文。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中國海裝將乘著“雙碳”戰略的東風,不斷拓寬后服務市場,不斷提升運維服務水平,不斷加強風電場建設施工、風機全壽命周期智能運維、老舊機組技改升級及回收再利用等工程服務整體解決方案體系建設,全力做優工程技術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讓“海裝造”風電機組持續煥發生機與活力。
轉自:東方風力發電網 圖片來源:中國海裝
? 版權所有:安徽東遠新材料有限公司 皖ICP備2021001760號-1
建議使用 Chrome / Firefox 瀏覽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訪問本網站,管理員郵箱:ahdy@ahdyxcl.com